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
鹽都積極探索、勇立潮頭
在廣袤大地上勾勒出一幅
兼具時代氣息與鄉土韻味的振興畫卷
從組織建設激活治理效能
到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致富
鹽都正以多元探索與務實舉措
走出一條具有區域辨識度的鄉村振興路徑
黨建引領
是鍛造鄉村振興的“主心骨”
近日,在位于樓王鎮西部的莘野村螃蟹養殖區,連片的養殖塘在陽光下泛著粼光,養殖戶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投喂、巡查等工作。“在村黨支部的支持下,我們進行了螃蟹的生態養殖,由村里年輕黨員組建的‘技術幫扶小隊’給我們做專業指導。目前,螃蟹的長勢特別好,預計每畝產量在300余斤,9月就能上市了。”莘野村養殖戶沈宗華滿臉喜悅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莘野村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將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凝聚黨員群眾力量,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已形成“三區協同、多業并舉”的產業發展格局。13063畝耕地、3380畝魚塘及8977畝荷藕田,被科學規劃為傳統農業種植區、荷藕種植區、魚蝦蟹養殖區。在創新發展藕蝦套養的同時,莘野村深挖荷花價值,延伸荷產業鏈,依托傳統鄉村工業項目,扶持農副產品加工與物流產業,實現產業升級。年輕干部組建“直播助農服務隊”,借助網絡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實現水產品“觸網上行”。
從產業規劃、模式創新到協同發展,莘野村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接下來,莘野村將繼續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抓手,在現有“三區協同”產業格局基礎上,持續優化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深挖特色產業潛力,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串聯農耕體驗與民俗風情,推動農旅融合,加強村居黨建治理,奮力將莘野村打造成產業有“錢景”、生態有“顏值”、文化有“底蘊”的鄉村振興樣板村。
莘野村的實踐,正是鹽都區以黨建引領激活鄉村發展動能的生動縮影。在鹽都,黨建引領并非局限于一村一地的探索,而是覆蓋全域的系統性工程:通過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辦實事、解難題,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圍繞產業布局優化、資源要素整合、民生服務提升等關鍵領域,讓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各項任務深度融合,形成“支部領著干、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局面,為全域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支撐。
鄉村振興的大棋盤里
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
特色產業的蓬勃生長,讓鹽都鄉村振興的底色更加鮮亮。眼下,正值葡萄成熟上市的時節,位于臺創園的桃花緣家庭農場內一片忙碌而有序的豐收景象,工人們正手腳麻利地進行采摘、打包。一串串飽滿誘人的葡萄從大棚走向市場,勾勒出一幅“產業興旺、農民富足”的鄉村振興實景圖。
據了解,桃花緣家庭農場種植葡萄達110畝,其中已上市的遼峰葡萄種植面積24畝,畝產可達7000斤,豐收態勢喜人。為培育出高品質的葡萄,農場秉承綠色循環生態種植模式,通過加強數字化物聯網大棚建設,實現服務農業、指導生產,全程使用有機肥和水溶肥,從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灌溉到病蟲害綠色防控,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葡萄綠色、健康、美味。
桃花緣家庭農場這份豐收的喜悅,不僅甜了消費者的味蕾,更給當地鄉村振興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活力。“這些年我們發展葡萄種植,帶動了周邊20多戶村民穩定就業。”桃花緣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建春說,“我始終覺得,產業發展不能只顧自己,得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這樣才能真正為鄉村振興出份力。接下來,我們還想把葡萄采摘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擴寬盈利模式。”
從桃花緣家庭農場的“甜蜜事業”到更多鄉村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鹽都鄉村振興的活力正沿著產業鏈條持續涌動。近年來,鹽都堅持黨建引領,大力實施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深化提升行動,不斷創新基層組織建設理念、方法和載體。通過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項目里,以組織振興凝聚發展合力,以人才振興激活內生動力,讓黨建“紅色引擎”驅動鄉村振興全速前進,實現黨建引領與產業興旺同頻共振,讓鄉村振興的成果穩穩裝在群眾的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