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雙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優良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新征程上,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政策機制,推動雙擁工作不斷取得新進步。
雙擁工作是“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工作的簡稱,是指在黨的領導下,以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為宗旨,組織發動全國軍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團結奮斗的一項社會活動,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運用、我黨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和重要法寶。一路走來,黨領導下的雙擁工作在戰火中誕生、在奮斗中前行,軍民同心、并肩戰斗、團結奮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
當“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的熟悉旋律響起來,濃濃的軍民魚水情便會在心中蕩漾。這份深情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軍隊與工農群眾如魚之于水”的思想實踐中孕育,在抗日戰爭時期“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運動中鞏固,形成了“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火熱場景,激發出“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的斗爭意志,凝聚起“舉國上下愿傾其物力財力”的必勝信心,為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捍衛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歷史充分證明,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只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保護人民安全,贏得最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就能構筑起眾志成城的銅墻鐵壁。例如,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南寧艦、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連夜高速機動630余海里,在安全局勢持續惡化的蘇丹執行緊急撤離任務,完成一場現實版的“萬里歸途”。人民軍隊用歲月靜好時的默默守護、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生動詮釋了重若千鈞的“人民”二字。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設立崇軍志愿定點醫院,讓現役和退役軍人享受就診綠色通道、掛號優先、就診優先等服務;開展“情系駐長官兵、關愛革命功臣”等擁軍活動,積極為駐邊官兵辦實事解難題;召開各類軍地協調會,協調解決隨軍家屬落戶、子女入學等軍人關切的“撓頭事”;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全民國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厚植人民群眾的愛國擁軍情懷……一項項飽含溫度的實際舉措,讓擁軍優屬的深情厚誼流淌在廣大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心間,營造了軍地相互支持、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如今,邁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偉大征程,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持續鞏固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必將譜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新華章,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匯聚強大力量。(艾佩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