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志是與“三農”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產權,地理標志產品被譽為農業產業化的“敲門磚”、農民致富增收的“金鑰匙”。江蘇省鎮江市緊緊圍繞當地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將發展地理標志作為壯大區域經濟、強區富民的重要途徑,以高質量培育、高水平保護、高效益運用為主線,扎實推進地理標志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把當地“土字號”變成“金名片”,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據鎮江市丹徒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地理標志連接著產品、品質、來源和文化,使得“土特產”在法律意義上擁有了“身份證”,為“土特產”進入市場、參與競爭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加強地理標志的保護和運用對于推動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對外開放均具有重要意義?!坝煤靡患虡耍梢哉衽d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标愂鴤娬{說。
據了解,為了扎實開展地理標志的挖掘、培育、申報、運用和保護工作,丹徒區市場監管局黨委將地理標志商標培育保護作為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成立專題工作組,由局黨委書記帶領“保護創新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各個鄉鎮進行“一鎮一標”調研,通過“三聽三問”全面掌握各個特色農產品的第一手情況,幫助有條件的經營戶成立行業協會,積極引導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確定重點培育“榮炳大米”“寶堰干拌面”“鎮江鳳頭白鴨”“長山劍毫”4件地理標志商標,并結合各自進度制定了詳細推進方案。同時,打造“市監護航 地標添彩”服務品牌,在每個鄉鎮和市場監管分局均設立知識產權助理,打造黨員先鋒示范崗,打通知識產權服務、管理與保護的“最后一公里”。黨員先鋒“一標一策”全程跟蹤,點對點、全方位指導地理標志商標的申請、使用、發展和保護。
黨員先鋒還結合日常監管、企業年報、“知產先鋒·惠企講堂”公益講座等形式,加深企業對實施商標戰略的理解和認識,激發經營主體運用、保護地理標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黨員志愿者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節點,開展“正版正貨”宣傳活動。執法人員加大風險排查,嚴厲查處侵權假冒行為,為地標產品保駕護航。目前,該區“寶堰干拌面”由于與先前普通商標產生沖突,已經成功厘清商標權屬,并由“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面行業協會”作為主體,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注冊申請,提交注冊申請還有“鎮江鳳頭白鴨”?!伴L山劍毫”作為區域公共品牌也已決了商標權屬問題,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工作正有序推進。
“成功申請到地理標志,并不意味著就擁有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品牌的保護、傳承、走出去等成為不少地方面臨的難題。”丹徒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科負責人對記者說。去年,“榮炳大米”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證書,這是丹徒區第一件獲準注冊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提升該地理標志價值內涵,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力量開展專題調研,指導商標注冊人完善管理體系,知識產權部門指導當地申請地理標志專用標記及相關產品的包裝設計和商標使用注意事項,進而提升“榮炳大米”的附加值。日前,區市場監管局邀請鎮江農批市場有限公司和丹徒區8家地理標志產品、非遺產品、特色產品經營單位的10余名代表,召開了產品展示推廣工作座談會,為經營戶提供免費展示、宣傳、推廣等系列舉措,并進行了地理標志商標培訓。
地理標志產品是質量的保證,也是了解認識一個地區最好的“金字招牌”。鎮江市將進一步擴大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覆蓋面,完善地理標志保護運用體系,提高地理標志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的作用,共同推動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崔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