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劉根生
九萬里風鵬正舉,新征程氣象萬千。
1月23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許昆林所作《政府工作報告》集中呈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江蘇實踐新氣象,特別鼓舞人心。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數字是最簡潔有力的表述。2023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增長5.8%。地區生產總值萬億之城增至5座。糧食總產量759.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5.25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首位。制造業增加值4.66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6.3%,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91.9,居全國第一。13個設區市全部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取得了沉甸甸的、令人振奮的成績。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新征程呼喚新擔當,新使命需要新作為。今年,江蘇將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不斷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新目標是新希望,更是新鞭策。我們應更自覺地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工作,以奮斗之筆書寫“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做事要“一件一件來”。所謂“一件一件來”,就是干事要專心致志,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就是要用過程精益求精,確保事情干得精彩;就是“認準的事,背著石頭上山也要干”;就是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樂于干打基礎、利長遠之事。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工作,尤其需要盯牢目標任務,認真踐行“一件一件來”的精神。保持韌性、耐心和定力,勤勞智慧的江蘇人民團結奮斗,一定能交出讓總書記和黨中央放心、讓全省人民滿意的新時代答卷。
“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深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著力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努力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加快建設美麗江蘇”“更大力度創造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縱觀《政府工作報告》中2024年10項重點工作,件件都是大好事,件件也是大難事。唯有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工作,多些“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擔當作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往無前、百折不回,才能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上展現更大擔當作為,用不懈奮斗實現美好藍圖。
“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前進的路上不會一馬平川,但前景是光明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我們要以高度自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繪就“強富美高”新的生動圖景。黨員干部有信心,就能影響帶動全省上下步調一致向前進;科研人才有信心,就能滿懷激情打好科技攻堅戰;企業家有信心,就能當好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基層和群眾有信心,就能匯聚起“走在前、做示范”的磅礴力量。
大道至簡,為者常成。星光不問趕路人,歷史屬于奮進者。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萬眾一心、干在實處,闊步向前的江蘇,一定會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江蘇新的更大貢獻,在新征程上贏取更偉大的榮光!(劉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