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省持續被高溫晴熱天氣籠罩。然而,酷暑并未阻擋重大項目建設的步伐。在全省各地重點工程工地上,建設者們堅守崗位,全力沖刺建設目標。
與火熱的建設場面相呼應的,是細致入微的高溫保障措施。各重大項目工地提前部署,科學應對,一系列“清涼”舉措,為奮戰一線的建設者撐起“遮陽傘”,有力保障工程安全有序推進。
錯峰施工搶進度,全力建設“軌道上的江蘇”
在崇啟公鐵長江大橋施工現場,建設者們頭頂烈日進行主塔上塔柱施工與鋼梁吊裝。最近,項目部實施“休中間、抓兩頭”錯峰作業,工人們堅守崗位,確保三季度雙塔柱封頂,四季度主通航孔與非通航孔合龍。
“全國最長超大超深基坑”海門北站基坑建設正酣。“通過錯峰施工避開高溫時段,為作業點配備遮陽棚與通風設備,發放透氣工裝、防曬面罩,全員培訓中暑識別與急救技能。”中鐵一局滬渝蓉高鐵7標項目部海門北站施工負責人王正陽說。
“我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同時,項目部設置‘棲客棧’和多個飲水點。”中鐵十局滬渝蓉高鐵指揮部副指揮長王偉說,揚州制梁場已高效完成大量箱梁制作任務。
寧淮城際鐵路施工現場,600余名工人搶抓早晚時段施工,項目部在工地多處設置遮陽休息區,搭建寬敞的涼棚,配備大型風扇。目前寧淮城際鐵路2標項目樁基、承臺、墩身等下部結構已基本完成,項目加速推進。
由于鋼筋具有較高的吸熱性,橋面體感溫度已超40℃。為保障工人身體健康,中鐵三局寧淮城際鐵路項目部開展“送清涼”活動,并邀請屬地醫院為工人義診。目前,項目下部結構已全部完成,現處于上部結構和附屬施工階段。
江蘇鐵軍以科學舉措破解酷暑難題,用汗水助力“軌道上的江蘇”建設。據省鐵路集團工程技術部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隨著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江蘇段開工建設,目前共有9個重點鐵路項目同步建設,在建鐵路里程達1082公里,在省內參與鐵路建設的一線工作人員近2萬人,創歷史新高。
高溫堅守保質量,過江通道建設進展頻頻
上午10時,40余米高空之上,張靖皋長江大橋北航道橋南錨碇施工現場,工人們在各個作業面上緊張忙碌著。
省交建局張靖皋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阮靜介紹,項目部采取“抓早晚、歇中間”彈性作息制度,在工地搭設幸福驛站,為工人不間斷供應涼茶和防暑用品,每天安排專人巡查施工現場,密切關注工人身體狀況。眼下,南航道橋主塔塔柱施工過半,輔塔塔柱施工完成;南北錨碇基礎頂板施工有序推進;北航道橋錨碇基礎施工完成,正穩步推進主塔塔柱安裝、錨體及散索鞍施工。
在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北引線施工現場,兩臺攤鋪機正緩慢、平穩地向前推進。在高溫和瀝青的雙重“烤”驗下,作業人員從早上5時開始工作、下午6時結束。“瀝青攤鋪就得‘趁熱’,它喜熱不喜冷,只有高溫環境下,才能嚴格保證施工質量。”省交建局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建設指揮部常務現場副指揮長周欣說,夏季高溫能有效減緩瀝青材料溫度流失,瀝青材料從出庫運輸至場地溫度必須高于170℃。目前,隧道全線即將貫通,明挖隧道主體結構全部施工完成,引接線基本完成橋梁結構施工,正在開展路面施工及剩余部分橋梁架設施工。
海太長江隧道管片存放場“熱辣滾燙”,地面溫度近40℃。在盾構隧道施工中,管片防水是關鍵工序,高溫下保證防水材料粘貼質量考驗施工工藝精度與細節把控。現場一位工人介紹:“高溫會降低材料黏性,敲實才能防漏。”刷膠、套止水條、粘貼、木槌二次敲實等看似簡單的工藝,在高溫下操作尤為艱難。
省交建局海太長江隧道建設指揮部常務現場副指揮長崔佳表示,項目部采取一系列防暑降溫措施,為工人們提供防暑用品,合理調整作業時間。同時,項目部加強對設備的維護保養。截至目前,右線盾構掘進已突破900米;左線正全力推進盾構機調試與始發破洞門準備;江南明挖隧道圍護結構施工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全面鋪開。
防暑保供兩不誤,能源項目建設蹄疾步穩
熱浪蒸騰,一個個重大能源項目開足馬力,施工現場焊花飛濺、機械轟鳴,建設者們揮汗如雨,爭分奪秒搶抓進度,為區域能源版圖增添強勁動能。
6月24日開工的中石油江蘇LNG擴建儲罐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項目重點建設1座20萬立方米的LNG儲罐、相關配套設施、新建管道等工程,預計2029年項目建成投產。江蘇LNG擴建儲罐項目外輸管道工程施工管理崗經理綦國新介紹,項目對高溫防暑知識進行宣傳普及,為奮戰在施工一線的工友們送去防暑降溫物資,現場配備藿香正氣水等藥品,每天9時將綠豆湯、酸梅湯準時送到施工現場。同時,項目部通過采取錯峰施工,合理布置工作安排,現場施工安全有序。
7月4日,國電投濱海2×100萬千瓦擴建項目建設現場,多臺塔吊和吊機正在將施工材料運送到工地各處,施工人員正在加快鍋爐房鋼結構和主體廠房部分的施工。該項目EPC總承包項目部項目經理陳文剛介紹,針對高溫天氣,項目部改善施工環境、調整作業時間、強化健康管理、建立應急保障機制保證施工安全。
據了解,國電投濱海2×100萬千瓦擴建項目建設2臺1000MW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高效煙氣除塵、脫硫、脫硝設施。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蘇北電力供給壓力,提升江蘇省電源供應可靠性,滿足用電負荷增長需求,同時為江蘇和華東電網“北電南送”電力大動脈的長期、高效、穩定運行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田墨池 許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