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團購的蝦米豆腐圓到貨啦!”7月29日上午8點,黃成娟和兩個伙伴一同進城送貨。一份份手工豆腐圓包裝精美,擺放規整。標簽上,客戶姓名、聯系電話與數量標注得清清楚楚。
黃成娟是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的“新農人”,俏漁娘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揚州北湖興農人共富聯盟的發起人之一。去年,她和幾個伙伴一同拓展“創富新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朋友圈”,以邵伯湖沿線為主軸尋覓優質農產品。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篩選、專業包裝、定時配送,“俏漁娘”將新鮮的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送“百姓餐桌”。
全國“最美漁村”沿湖村。資料圖片
這幾年,沿湖村游客絡繹不絕,這座邵伯湖畔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了市民、游客心中的網紅“打卡地”。每逢假期,不光有揚州本地人來游玩,周邊南京、鎮江、泰州的游客也紛至沓來。
7月23日,省委主要領導來到沿湖村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漁村的黨員村民與他圍坐在一起,共同學習全會精神,談過去、話未來。
“改革重在落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貢獻者?!秉S成娟充滿干勁地說,作為沿湖村的“新農人”,一定要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將改革進行到底,帶著村民們一起過上更幸福的日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讓我深切感受到鄉村振興舞臺的廣闊,更堅定了我扎根鄉村的決心。”黃成娟告訴記者,眼下她正全力將公道歐陽村古琴藝術龍琴坊、楊氏獼猴桃種植基地、林橋光頭瓜果農場等聯盟成員單位的農產品打造成市場爆款。“我們一定會將共富聯盟的‘朋友圈’不斷擴大,讓品牌愈發響亮!”
從鄉村振興“新農人”,到改革強村“興農人”,如今,越來越多的沿湖村人投身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事業,他們對未來的沿湖村發展充滿信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的號召鼓舞人心?!闭f起“漁花子”村的蛻變,86歲的老黨員顏金榜是建設者、參與者、見證者。上岸之前,老顏以漁船為家,住過草房、瓦房。
隨著長江“十年禁漁”政策施行,漁民退捕轉產、上岸定居,燃起對新生活的更多希冀。
“村里修起了通城的瀝青路,年年舉辦文化美食節,環境變美了,人氣變旺了?,F在,大伙干事更有勁頭,未來更有奔頭!”顏金榜帶著記者繞村走了一圈,只見一家家農家樂炊煙四起,民宿門前不時駛來外地小轎車。沿湖村人,放下了“漁業飯”,吃上了鄉村旅游的“香餑餑”,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去年,沿湖村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20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298萬元,漁民人均收入3.61萬元,唱響了新時代的“漁家傲”。
“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奔頭!”沿湖村的當家人、村黨委書記劉德寶向記者展示了村里的新規劃。他透露,村里正組織編制《江蘇省沿湖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漁文化鄉村旅游產業規劃》等,指導全村未來產業科學發展。同時,沿湖片區發展規劃也在緊鑼密鼓制定中,日后將由沿湖村帶頭帶領,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劉德寶說,沿湖村將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恪守“三民三有”(民意有回應、民生有保障、民富有舉措)原則,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落實到全體村民的心坎上。
通訊員 薛舒文 王忻 李馨 記者 錢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