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正從地勢“鍋底洼”走向產業高地。
如果把山少平原多的江蘇比作一只手掌,里下河則是微凹的“掌心”。里下河地區地勢低洼,尤以興化一帶最甚。
許多年前,興化是知名的“鍋底洼”,時常遭受洪澇侵襲。改革開放以后,興化依托自然稟賦,打造生態產業鏈、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如今,“鍋底洼”已經逐漸轉化成農業產業發展的生態優勢,在此基礎上,興化的產業還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興化市以企業為主角、以激勵“企業敢干”為主題、以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相互呼應、一以貫之,讓“企業敢干”在興化大地蔚然成風。
不銹鋼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來不斷精進
不銹鋼作為興化的主導產業之一,不斷發展壯大,這背后是企業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創新。興化的不銹鋼產業領域中,多家企業是行業領先者,擁有大量核心技術和產品,參與起草制定了多項行業產品主導標準。
江蘇申源集團有限公司始創于1965年,是一家集冶煉、熱軋、熱處理、機加工、探傷及理化檢測于一體的大型生產企業聯合體,主產品為內燃機氣閥鋼棒、高溫合金等八大系列150多個鋼種,應用于汽車、石油化工等制造行業,產品遠銷歐美亞市場。2023年,申源生產的氣閥鋼國內市場占有率超60%,全球市場占有率超18%。
2023年,申源成功開發了軟磁合金、工模具鋼、電熱合金扁帶等系列新品25個,實現了高溫合金系列產品大流程生產工藝的全線貫通,完成品質提升、工藝優化項目15項。
同年,申源高線一期項目熱調試成功,進入試產階段,產品尺寸精度達到國際國內一流水平,產品開發達到產品大綱要求,可生產鐵素體、馬氏體、奧氏體及超級合金(高溫合金)等特殊鋼線材,為建成全球一流高品質特殊鋼線材生產研發基地奠定基礎。
作為興化當地的龍頭企業,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致力于創新金屬變形與鍍層技術。經過30多年的發展,興達逐漸成長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化公司。
2006年,興達國際(1899.HK)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擁有中國江蘇省、山東省與泰國春武里府三大生產基地,成立了歐洲和北美海外分公司。產品涉及鋼簾線、胎圈鋼絲、膠管鋼絲以及鍍鋅鋼絲/鋼絲繩,國內市場占有率35%,國際市場占有率近25%。
興達以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蘇省結構與功能金屬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和江蘇省特種合金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托,成功開發出新結構鋼簾線四大類100余種,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在同行中處于領先水平。
不銹鋼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唯有創新才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興化市正全力支持企業新上項目,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推動產業構建新的發展優勢。
健康食品等產業的研發與拓展
興化市的健康食品產業也在發展中不斷精進。
擁有調味品的產業基礎,加之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興化市的食品加工產業起步也較早。
食品調味料制造商江蘇特味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興化走出去、富起來、賺回來、辦起來的企業代表。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特味濃在北京、上海均建立了研發中心。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工藝沉淀,特味濃積累了豐富的生產與研發經驗,在不斷強化優勢產品的基礎上,持續向市場推出新產品,建立起近十個品類、數千種單品的產品矩陣。2023年,特味濃在一手搶抓生產的同時,一手加大科技研發,積極引進研發人才,不斷壯大研發團隊,通過擴建智能化高端復合調味料車間,開發出更多優質新產品,爭得市場份額。
近年來,興化市以開發區為主要載體平臺,為農產品精深加工、健康食品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興化好味道”正在搶占萬億級“藍海”市場。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4196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1萬億元規模。逐夢預制菜萬億級“藍海”,興化提出,進一步支持安井集團、長牌食品等企業牽頭建設預制菜產業示范園區,籌劃建設市級農產品電商物流產業園,支持預制菜企業利用市級冷鏈物流中心,拓展倉儲配送渠道,讓更多“興化好味道”香飄全國餐桌。
除了不銹鋼、健康食品產業,興化在車用部件等領域也漸成規模。
江蘇威鷹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掌握先進模具設計開發與制造核心技術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汽車傳動系統、變速器系統、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系統等車用部件。2023年,企業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大對高端人才引進,在技術研發等方面不斷積累和創新,有力支撐公司整體經濟效益持續攀升。目前企業3大系列主導產品已高位嫁接于吉利、長城、比亞迪、通用五菱、上汽等國內知名汽車制造商公司,實現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逆勢上揚。
江蘇奮杰有色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堅持以創新求發展,依托自身產能優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拓展市場、提升產品質量與品牌競爭力。通過提前布局由原料到產品的轉型跨越,推動產品向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領域邁進,實現與國內外多家知名汽車、摩托車品牌一級供應商合作,建立良好業務伙伴關系。目前,產品已進軍新能源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行業。
政府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優環境才能興產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
為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23年年初,興化出臺《優化企業服務若干措施》,圍繞加強政企聯系、強化政策落地、優化政商往來、推進柔性執法、肯定企業貢獻、加強組織領導等六個層面優化企業服務,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綠色健康食品是興化市的主導產業之一,由于食品生產銷售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部分企業管理人員法律知識、守法經營意識等有所欠缺,導致食品、特種設備等方面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為引導企業降低違法風險,興化市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千企專服”制度,系統內每名工作人員至少掛鉤服務一家企業,隨時響應企業訴求,解決發展難題。興化市聯富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此前由于產品標簽瑕疵和網店宣傳用語不規范等問題,短期內受到多次投訴舉報。企業“專服”走訪得知后,第一時間協調組建工作專班,幫助企業化解危機。
當前,興化市正在著力培育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2023年3月中旬,江蘇眾鑫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落戶大垛鎮工業園區。這家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換電站模塊、儲能系統集成、智慧城市終端集成及運用等方面擁有核心競爭力。為高效推進項目建設,當地黨委政府從企業入駐所需廠房租賃、人員招聘、證照辦理、供應鏈配套等辦理流程,給予全程幫辦、貼心服務,直至投產達效。
政府、政策的引導扶持下,企業不斷邁向高質量。
2023年,興化市全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62家,通過率75%,有效期高新技術企業達370家,增長25.42%。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17家,入圍省創新型領軍企業、省科技上市培育計劃企業、省瞪羚企業各1家。引進約塔科技、朋慶科技、海浦電子等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科創項目,全年新招引科創項目超200個。這一年,興化全社會研發投入近26億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預計達2.38%。近兩年,兌現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超1億元、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超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