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馬道軍
前不久,在中國(南京)軟件谷園區內,一場緊張而有序的“接力賽”正在上演。
江蘇蘇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因業務拓展,急需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其涉及的重點項目容不得半點耽擱。
“企業只有拿到新的營業執照,順利完成項目資質審核,重點項目才可以如期推進。當時臨近下班,又趕上周末,留給我們的時間不足一周。”江蘇蘇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云說。
得知這一情況后,園區的小管家團隊迅速行動,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服務立即展開。
“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立即協調區數據局市場準入審批科,希望能特事特辦。”軟件谷“親清·政務港”小管家經緯告訴記者。
由于當時已經下班,雨花臺區數據局市場準入審批科工作人員主動加班,全程指導企業準備申請材料,逐項核對填寫要點,隨后通過遠程視頻核驗系統對材料進行預審,確保簽字流程啟動前材料準確無誤。
第二天一大早,企業相關人員完成簽字蓋章后,工作人員再次遠程審查,并同步推送材料進入審批流程。當天上午,江蘇蘇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順利完成變更登記,整個過程高效順暢,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真是多虧了小管家的及時幫助,讓我們能夠順利推進項目。”江蘇蘇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這只是雨花臺區依托軟件谷“親清·政務港”一站集成服務平臺,打造“企業身邊的小管家”服務機制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雨花臺區全面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園區企業咨詢、問題、建議等訴求都有專人對接、精準服務、限時辦結,線上線下協同,服務精準高效。
在南京的各個“親清·政務港”,類似的故事不斷上演。
南京一家醫學檢驗公司辦理備案業務時,提到了高淳公司也需辦理類似業務。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小管家得知后,主動與高淳區長三角通辦窗口配合,代收代辦跨區業務,讓企業少跑腿,辦事更便捷。溧水區一家食品公司的員工因未在子女入學前完成相關人才申報、審核事宜而犯愁,小管家積極對接協調多部門,遞補申報材料,順利保障職工子女入學,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蓄更大推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市數據局統籌推動全市20個政務港“企業身邊的小管家”服務體系,實現服務企業“零距離”,不僅覆蓋了企業從開辦到運營的各個階段,還通過多種創新舉措,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為構建服務矩陣,實現需求精準觸達,棲霞區在政務港新增稅務自助機等6臺設備,讓企業能夠更加便捷地辦理業務,真正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建鄴區生態科技島小管家面對企業反映島內共享單車少的問題,迅速協調區城管局,一周內增加投放50輛共享單車,有效解決了企業員工的出行難題。江北新區小管家積極開展企業走訪,聯動部門上門解讀政策并解決實際問題,僅上半年就走訪189家企業,為企業送上貼心的政策服務。
南京還創新服務場景,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江寧區開發“政企通”微信小程序,打造企業服務AI智能體,為企業累計辦理社保開戶、變更等業務487件,讓企業辦事更加高效便捷。玄武區徐莊高新區通過“智慧徐莊”平臺提供咨詢200余次,幫辦代辦登記100余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鼓樓區打造“線上協調工作群”,實現企業訴求快速閉環解決,讓企業的聲音能夠迅速得到回應和處理。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親清·政務港”小管家團隊累計服務企業超2000家次,解決各類訴求500余個,他們以“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持續提升企業獲得感。
“小管家的服務不僅體現在解決具體問題上,還體現在他們對企業的關注和支持。無論企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小管家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為企業排憂解難。”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將繼續深化小管家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助力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