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集群名單近日結束公示,南京市牽頭的蘇南特鋼材料集群和參與的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入圍,加上此前首批入圍的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新型電力(智能電網)集群,截至目前,南京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隊”累計已達4個。
近年來,南京積極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錨定產業強市目標,聚焦“4266”產業體系構建,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努力統籌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在一定區域內,由先進制造企業及相關主體高度集聚形成的產業生態系統,凝聚了產學研用各方、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等資源。如今,南京擁有4支“國家隊”,充分展現了雄厚的產業基礎,也是加快推進產業強市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
擴容:4支“國家隊”齊上陣,優質“隊員”茁壯成長
“在現有裝備和生產能力支撐下,我們正在開拓3D打印等智能制造行業用粉末材料、特殊環境用表面防護材料等產品。”江蘇美特林科特殊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盛紅艷向記者透露公司最新的攻關方向。
作為蘇南特鋼材料集群的重點企業,美特林科在特殊合金材料領域具有30多年的產業化經驗,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國家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盛紅艷介紹,公司依托于特殊復雜合金分析檢測、制備的能力,可以為鋼鐵企業研究定制化標準樣品的開發,保障特殊鋼鐵產品的質量可靠。在鋼鐵用冶金添加劑方面同樣具備獨特能力,可以為鋼鐵產業鏈提供高純凈度鎂、鈣、稀土等中間合金添加劑,提升高品質特殊合金和特鋼產品的冶金質量。
與美特林科保持密切對接的南鋼是蘇南特鋼材料集群的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南鋼聚焦高強度、高韌性、高疲勞、耐候、耐磨、耐腐蝕等高附加值優質特殊鋼研發生產,是國內首家開發100mm世界最厚止裂鋼、5Ni低溫型鋼的企業,超低溫(-196℃)9%鎳鋼、高強耐磨鋼雙雙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其產品為300多個大國重器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在大飛機產業領域,南京同樣實力雄厚,涌現出一批優質企業。“我們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開發生產的定位器,成功應用于C919國產大飛機機翼與機身的組裝,利用5G信號、無線控制能夠更加精準、對接更加精細。”南京速鋒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印書介紹。
中航工業南京伺服控制系統有限公司也是國產大飛機C919的配套企業之一。該公司聚焦細分領域,所有研發、生產、交付、維修業務都圍繞著電液伺服系統展開,是目前國內電液伺服閥生產企業中產品類型最齊全、產量最大、市場份額最高的單位,產品遠銷美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在大飛機產業領域,目前全市已初步構建起以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機載系統制造、地面設備制造、空管系統開發、無人機整機等為重點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體系,規上企業超百家。”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上市公司8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家。
新晉“隊員”初露崢嶸,老牌“隊員”不減風采。
不久前,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與龍芯中科聯合發布了基于龍架構的開源鴻蒙方案——基于龍芯2K1500核心板的鴻誠志遠龍系列開發板,不僅提供強大的計算和通信能力,滿足多樣化應用場景的開發和測試需求,還配備了豐富的接口資源,確保廣泛的兼容性和適應性,可應用于工業、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領域。
目前,南京市已集聚誠邁科技等重點涉軟企業4000余家,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規模和效益穩步增長,將是南京未來首個突破萬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
今年10月,首套電網側靜止同步調相機(又稱“超容型構網SVG”)在國網西藏當雄站和薩嘎站成功投運。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憑借在電力系統分析控制、柔性輸電、儲能等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為當雄站供貨了靜止同步調相機全套設備,為薩嘎站供貨了核心的控制保護和測量系統,為西藏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貢獻了寧企力量。
企業奮進,壯大集群。新型電力(智能電網)作為優勢產業之一,南京市相關企業近1200家,集聚國電南自、國電南瑞、南瑞繼保等一批龍頭企業,已發展成為覆蓋“發、輸、變、配、用、調度、通信、綜合能源服務、電力網絡安全”九大關鍵產業鏈環節的產業集群。
增效:“基本盤”里創造新價值,重點領域塑造新動能
“南京在產業強市建設中,將鋼鐵產業列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對于鋼鐵產業鏈上的企業而言,摘掉了高能耗、落后產能的帽子,讓企業經營減少了后顧之憂,還可以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我們公司今年就獲批了南京市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的支持。”盛紅艷表示。
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南京是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南京形成了鋼鐵、石化、汽車和電子信息四大支柱產業,也一直是南京經濟的“基本盤”,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3%。
作為東部制造業重鎮,南京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鋼鐵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汽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增強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放大四大支柱產業優勢,不斷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特鋼作為新材料領域的突出代表,承擔著為國防軍工、高端制造發展提供高精尖材料的重大使命。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作為蘇南特鋼材料集群的牽頭城市,近年來聚力推動特鋼產業轉型升級,實施高端精品發展戰略,打造了國內外重要的高性能特種鋼板生產基地,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不斷增多,9%Ni、大厚度止裂鋼等100多個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南京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500家。為了把握汽車產業轉型“下半場”的發展機遇期和窗口期,南京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以人工智能、軟件、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新興產業優勢領域為支撐,不斷加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布局力度。今年7月,南京正式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
工業強則城市強,產業興則城市興。在推進產業強市建設中,南京加快構建“4266”產業體系,四大支柱產業創造新價值、迸發新活力,創新型產業集群“百花齊放”,激發新動能。
作為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的參與城市,南京近年來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積極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集群發展,做強臨空經濟示范區航空核心產業,打造航空先進制造區,實現航空航天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其中,南京空港經開區近年來聚焦航空發動機、航空機載系統等重點領域,圍繞C919、MA700、AG600等民用飛機機電系統及核心部件,推進航空制造業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已建設成為國內民用飛機燃油系統、液壓系統和環控系統等三大系統專項制造的承載地,正快速融入國內航空產業分工體系,航空制造全國影響力不斷擴大。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在11月21日舉行的“寧創新品”——南京市應用場景現場觀摩會(消費機器人專場)上,“機器人咖啡師”“機器狗汪汪隊”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走進人們的現實生活。
目前,南京全市涉及機器人研發和生產的企業近百家,覆蓋機器人本體制造、關鍵零部件制造、系統集成和機器人前沿技術等多個領域,多家企業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積極搶占未來“風口”。
加強政策供給,助推產業騰飛。今年以來,南京市出臺了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智能網聯汽車、工業軟件等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并積極布局發展工業軟件、人工智能、開源、信創等重點領域,新興數字產業集群發展動能不斷增強。今年以來,南京成功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國家“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國家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
借助大規模設備更新契機,南京舉辦“寧創”系列活動,加大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等創新產品政策支持與應用推廣,并在智能制造領域打造了一批特色應用場景。今年1—10月份,全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實現營收超2200億元,預計全年實現營收2750億元。
引領: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打造世界一流先進集群
美特林科主要產品包括高純難熔金屬鉿、鈮、鉭、釩等,用于高溫材料制備的原料以及原子能工業、儲存芯片等電子產品,更高效光伏電池、醫療領域、防腐特殊設備等領域,高溫合金材料用于制造車用增壓器渦輪、燃氣渦輪發動機等行業,在市場上具有核心競爭力。
今年2月,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術等級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臺樣機在上海臨港總裝下線,美特林科就參與了其中熱端部件用高溫合金材料的研制,助力打造“國之重器”。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政產學研的聯動。”盛紅艷介紹,為了把本團隊在高端金屬材料領域30多年的生產和市場經驗,與高校院所科研成果進行有效銜接,他們與北京科技大學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江寧開發區共建了南京國重新金屬研究院等,這些機構承接了對外科技合作與銜接科教資源的任務,推動了高校院所特殊合金與制備技術成果的熟化。
這是南京在產業強市建設中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的一個縮影。
南京高校院所、科研平臺等優勢明顯。其中,在大飛機產業領域,南京市擁有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計量中心、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動力系統、機載系統、航空材料等領域研發和生產能力全國領先。
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科學院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花落”南京,還建成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省人工智能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一批平臺和新研機構,南大、東南、南航等14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和創新研究院,建有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家重點實驗室,匯聚了姚期智、張鈸、譚鐵牛、周志華、李志飛等領軍人才。
近年來,南京持續放大科研優勢,努力統籌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南京工大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SKXC- 10000數控成形銑齒機”為國內首創,是中國專利金獎獲獎專利轉化的產品,可實現大重型齒輪的高效銑齒加工,同時具備硬齒面銑削功能。
“產品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指標能夠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競品水平,填補了大規格齒輪硬齒面加工機床的空白,屬于國家支持的高端重型裝備。”南京工大數控相關負責人介紹。
省工信廳公布的2024年度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名單中,南京工大數據的“SKXC- 10000數控成形銑齒機”等南京市15家企業的重大裝備入選。其中,多個上榜企業積極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研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其關鍵技術指標能夠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競品水平,推動高端制造裝備國產化替代,助力我國制造業創新升級和產業鏈安全保障。
工信部開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是作為培育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要舉措,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入選‘國家隊’對于企業也是自身能力提升的好機會,我們將推動企業真空冶金的主動控制能力,加速智能化數字化、節能降碳改造工作進程,圍繞國家戰略、新域新質生產力對特殊裝備和材料的需求,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投身于國家重大裝備研制中。”盛紅艷表示。
國務院關于《南京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賦予南京“兩地三中心”功能定位,首先“一地”即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南京產業基礎雄厚,目前正聚焦國家戰略所需,在推進產業強市建設中,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開辟新領域、創造新價值、塑造新動能,構筑產業競爭新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使新質生產力成為南京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標識。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