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1月23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長許昆林作政府工作報告。許昆林強調,今年安排了12類55件民生實事,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堅決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好。
想百姓之想、應百姓之需。2023年,省政府13類55件民生實事項目各項任務全面完成,在民生實事項目清單中,多達40件民生實事項目超額完成,涉及到就業、醫療、養老等諸多百姓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為群眾謀福祉、幫群眾解難題取得可觀可感的實際成效。在大部分是持續實施項目的基礎之上,202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中新增加了“新建 13 家縣級婦幼保健院”“新增建設 50 個基層慢病篩防中心 ”等一系列項目,從每個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日常著手,以務實之舉辦好人民的“心頭事”,彰顯滿滿的民生溫度,增進最廣大群眾民生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民生清單”充分印證了“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的人民立場,以愛民恤民之情,厚植為民惠民之心。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必須更加主動地向著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的方向,做好民生工作大文章,努力向人民、向歷史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來自于人民更強大。當前,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歸根到底,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這就要求我們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敢于作為、善于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推進“民生清單”的過程中,既要多為“雪中送炭”做好準備,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憂心事;又在多做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的“分內之事”上下足功夫,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給百姓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實事項目承載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我們當以“改善民生永遠在路上”的決心、百折不撓的韌勁和一抓到底的毅力,以民為師,聽取民意,聚集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用心用情用力把“問題清單”變為“幸福賬單”,擘畫出畢力同心、惠民安民的嶄新篇章,讓民生工程變成民心工程。(陸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