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鹽城市積極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依托鹽城“天藍地綠基因紅”的獨特優勢,該市通過全學段聯動、系統化改革、資源整合與創新實踐,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強勁動能。
現場:地域特色孕育思政新局面
6月27日下午,“信仰如光薪火相傳”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活動,在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舉行。活動以鹽城地域特色紅色資源為紐帶,串聯起小學、中學、大學不同學段的思政課堂,通過跨學段聯動、沉浸式演繹、文藝化闡釋,將鹽城革命歷史中的信仰力量轉化為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為新時代思政教育注入鮮活的地域基因。
鹽城,作為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擁有248處革命遺址和128個烈士命名鎮村,紅色資源星羅棋布。活動現場,四堂思政課以鹽城革命史為脈絡,將“紅色地標”轉化為“精神坐標”。活動創新采用“大中小學接力授課”模式,構建起“啟蒙——成長——思辨”的思政教育閉環。鹽城市科創城小學彭榮榮老師以《強國一代有我在》為題,通過“體育+音樂”融合課堂,帶領學生以武術、合唱等形式重現新四軍革命精神,童聲嘹亮中盡顯少年擔當;鹽城市鹿鳴路初級中學蔡思琪老師以舞臺劇《給青春染上絢爛的中國紅》為載體,深情演繹上海有志青年王海紋烈士“棄錦衣、赴國難”的壯烈抉擇。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劉瀟鳴以《梧桐祭英魂》為題,用朗誦形式講述陳發鴻團長在合德鎮攻堅戰中“沖鋒死,決不當孬種”的臨終吶喊;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傅娟老師則以《忠魂嶺山河銘》為題,借助AI技術復原鹽南阻擊戰場景,帶領學生“穿越”至1947年冬夜的戰壕。四堂課環環相扣,從童真誓言到青春思辨,從課堂啟蒙到實踐感悟,實現了思政教育的“螺旋上升”。
布局:四大行動構建育人新格局
6月4日下午,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第二屆“蘇醫思享”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舉行。該校學生紛紛將思政主題與本專業相結合,藥學院團隊以農村醫療衛生改革史為主線,闡釋了當代醫學生的時代坐標與歷史使命;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團隊以尋路、認路、趕路、帶路、讓路的人生歷程為脈絡,講述了蘇醫學子扎根基層醫療服務的故事;醫學影像學院團隊講述了淮劇文化發展,傳承紅色革命基因;中醫藥學院團隊以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為敘事主線,生動展現了中醫藥文化從民族瑰寶到世界遺產的傳承發展歷程……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學子在將思政融入專業的過程中,不忘融入個體的抱負與理想,將人生追求融入時代大潮,實現了思政育人的目的。
今年以來,鹽城市以《2025年全市深入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實施方案》為綱領,通過“課程提質增效、教研創新賦能、資源融合拓展、活動特色培育”四大行動,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政育人體系。
在課程提質增效方面,鹽城市高質量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進”工作,并組織大學生理論宣講、開設教學示范課。
在教研創新賦能方面,鹽城市發揮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的作用,開展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等同課異構活動。市縣兩級教研部門協同組織思政課一體化教研和課堂展示活動,并編寫面向中小學生的新四軍革命歷史題材讀本。通過特級教師大講堂、新課程全員培訓等形式,鹽城市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在資源融合拓展方面,鹽城市整合紀念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開展館校共建,開發思政研學路線,形成覆蓋全市的大中小學思政研學地圖。同時,年內將建成市級智慧教育平臺,打通國家和省級平臺思政教育資源,并支持駐鹽高校開發新四軍紅色文化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
在地方特色課程方面,鹽城市以“紅色鐵軍文化、白色海鹽文化、綠色生態文化、藍色海洋文化”為主線,開發地方特色課程和校本課程。鹽城師范學院出版的省重點教材《鐵軍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實踐》、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思政教學資源建設研討活動等,都豐富了思政教育內容,讓鹽城的地方文化成為育人的生動教材。
鑄魂:思政之旅培育強國接班人
思政的目的是育人,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在今年6月舉行的“唱響勝利之歌——童聲里的新四軍”暨2025年“鐵軍魂 鹽城紅”紅色思政示范課活動中,來自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演繹了一場生動的紅色思政之旅。
活動中,鹽城市文化館與亭湖區文化館合作的曲藝節目《N4A的家國情》,以臺灣游子莊五洲設計新四軍臂章為切入點,深情演繹了跨越海峽的家國情懷與文化救國的堅定信念。市文化館曲藝家季逢春表示,莊五洲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讓更多的人知道實現祖國統一是每個中國人的理想追求。
鹽城市大岡中學創排的情景劇《代號400!》,聚焦新四軍反間諜情報小組的隱蔽斗爭,通過緊張的劇情再現“潛伏者”們傳遞情報、營救同志的英勇事跡,詮釋了隱蔽戰線上的鐵血忠魂。該校團委書記苗苗說,話劇團的學生通過排演這部劇,不僅加深了對歷史細節的認知,更通過表演深層次感受到先輩的不易。排演一部情景劇,就是接受一次精神洗禮。
據悉,鹽城市通過廣泛開展“紅動館校”、思政研學、“穿越時空的對話”“百萬師生向國旗宣誓”等活動,構建起“行走的思政課”“場館里的思政課”育人體系,將思政主題融入學生學習和生活實踐,以最柔軟的姿態講述最核心的價值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鹽城市的思政課還走出市域,先后走進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等知名高校,用新穎的展演和感人的故事,傳播鹽阜大地的精彩故事,深受當地高校學子的歡迎。
天藍地綠基因紅,培根鑄魂育新人。鹽城依托地域特色資源構建的思政育人體系,讓信仰的力量如鹽入水、潤物無聲,繪就育人新圖景,奮力書寫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時代答卷。
通訊員 姚夢 倪靜 李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