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日,江蘇省梆子劇院歷時近一年打造的創新大戲《夢紅樓》在徐州模特學校首演。這場以“沉浸式戲曲”為內核的演出,憑借顛覆性的舞臺呈現與演員的精湛演繹,讓經典文學與非遺劇種碰撞出璀璨火花。

近日,江蘇省梆子劇院歷時近一年打造的創新大戲《夢紅樓》在徐州模特學校首演。這場以“沉浸式戲曲”為內核的演出,憑借顛覆性的舞臺呈現與演員的精湛演繹,讓經典文學與非遺劇種碰撞出璀璨火花。首演現場座無虛席,謝幕時掌聲長達十分鐘。
與傳統戲曲鏡框式舞臺不同,《夢紅樓》將劇場改造為立體敘事空間。隨著劇情推進,環繞式LED屏呈現大觀園四季流轉:黛玉葬花時漫天紛飛的桃花瓣飄落觀眾席,寶玉神游太虛時360度全息投影將劇場化為星河,這種“人在戲中游”的體驗,令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王評章贊嘆:“技術為骨,戲曲為魂,這才是傳統藝術活態傳承的典范。”
導演團隊大膽啟用“雙視角敘事”:寶玉視角以高亢梆子腔展現世家公子的熾烈,黛玉視角則融入昆曲柔板凸顯孤女情思。該劇編曲與制作在保留梆子戲“三大件”——板胡、笛子、笙的基礎上,引入電子音效模擬風雨雷鳴等環境聲,釋放出驚人的美學能量。
張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