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孫敦宇 孫徐龍)近日,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兩地跨省配電網柔性互聯裝置投運,實現配電網跨省“無時差”互濟轉供。這是該項技術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的首次應用,將有效助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配電網由屬地管理,兩省之間互不聯通,一旦發生電力故障或供電不足,即使相鄰省份電力充裕,也無法輸送過來。近年來,由上海青浦區、江蘇吳江區、浙江嘉善縣共建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探索推進跨省配電網互聯互通工程,簽署電力保供協議,多次完成跨省送電任務,示范區內電力跨省互濟能力明顯提升。
由于不同地區的電壓頻率有所差異,在跨省送電工作中,需一方線路停電,另一方才能通過柱上開關連通線路,為對方臨時送電。這種操作方式雖能完成送電任務,但仍存在自動化水平低、轉供需短時停電等問題。“當兩地需要互濟的時候,兩地要調整運行方式、接通線路開關等系列操作,至少要花半小時,其間會對周邊居民、企業造成停電影響,尤其在迎峰度夏中,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國網蘇州吳江區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負責人沈志龍介紹。
為進一步提高長三角跨區配電網的運行可靠性,助力長三角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從2021年3月啟動跨省配電網背靠背柔性互聯裝置研發,并在吳江與嘉善10千伏配電網聯絡線投入試點應用。該配電網互聯裝置是一套交直流轉換設備,功率為5000千瓦,具有平衡負荷、故障自愈等功能,能實現毫秒級“無時差”跨省互濟。“柔性互聯裝置就好比一個‘安全閥’,可以把兩省配電網友好連接在一起,一旦一側負荷緊缺或故障停電,另一側就可以快速轉供,實現電力互濟。”沈志龍介紹。
吳江區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吳誠表示,電力互濟保供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居民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長三角還將持續推廣柔性互聯技術應用,在更多省際聯絡線路中投入使用,增強長三角電力互濟能力,不斷提高長三角區域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