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亭湖這片涌動著綠色動能的熱土上,綠色工廠群落讓傳統制造車間蛻變為生態文明的立體畫卷,用智能制造的經緯線編織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圖景。近年來,亭湖區錨定“雙碳”目標,積極組織推進綠色工廠建設,從生產、技術、管理等多維度全方位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打造綠色制造體系,以綠色動能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立鎧精密、中天伯樂達創成國家級綠色工廠,長虹智能、百帝防護、圣泰閥門、蘇北光纜、彧寰科技、龍凈科技、瑞牧生物創成省級綠色工廠。
關鍵詞:“智”造
一直以來,亭湖區把“智改數轉”作為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的強引擎,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全面互融,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增強企業綠色發展質效。
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在綠色工廠建設方面具有示范引領作用。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新建成納米級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總投資5.8億元,生產效率、設備綜合利用率均提高20%以上,綜合效益也實現有效提升。
立鎧精密始終將智能化制造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積極打造國內3C電子精密結構件首個5G+全連接工廠。短短幾年時間,企業就成為亭湖區首個年開票銷售超200億元的領軍型骨干工業企業,也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精密結構件制造基地。
走進彧寰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可見智能化設備整齊排列,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從原料投料、擠出成型到分切包裝,每道生產環節都高效推進。在不遠處的行政樓內,工作人員通過彧寰科技MOM綜合看板平臺,實時掌握生產動態。
開展“智改數轉網聯”后,彧寰科技對生產流程進行深度優化,使得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大幅提升,綜合生產成本降低11.34%,綜合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5%,庫存周轉率提升50.12%,品牌質量效益提升20%。
關鍵詞:低碳
走在全區各家綠色工廠內,低碳也是一個高頻詞,隨處可見、隨手可及。
在江蘇百帝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裁床“沙沙”切割著環保面料,花樣機飛速繡出安全警示標識,一件件防護服順著傳送帶“列隊而出”。“這些面料都是可回收的聚酯纖維,廢棄后能重新制成塑料顆粒。”百帝公司綜合事務部主任成鴻介紹。
作為新創成的省級綠色工廠,百帝在PPE領域堪稱“全品類選手”。公司將生態理念融入產品設計中,實施技改擴能,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評價,并獲得產品綠色足跡證書。充分利用可再利用的紡織和皮革材料,最大限度落實有害物質及化學品的減量替代方案,強化大氣污染物等5個Ⅱ級指標防治措施。
江蘇瑞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精制麥仁、食品雜糧粉及預拌粉、精細脫脂米糠等。去年,瑞牧生物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長江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研究無抗免疫生物項目,并投資成立易實(鹽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轉化最新科研成果和研制開發新產品,推動無抗飼料生態養殖。
“在糧食加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副產物,這些副產物銷售困難。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資源,實現降本提效。”瑞牧生物總經理劉龍成介紹道,公司通過技術改造與創新,將副產物變廢為寶,不僅降低生產成本,還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為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
關鍵詞:優美
如今的亭湖,一座座智能現代化工廠掩映在清新綠意中,一幅“廠在園中、人在景中、綠在鏈中”的生態工業全景圖正徐徐展開,既有“含綠量”,更有“高顏值”。
江蘇長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統一規范的警示標語隨處可見,生態化元素充盈著每一個角落,彰顯省級綠色工廠的獨特魅力。這里沒有機器噪音,也沒有粉塵飛揚,取而代之的是綠草如茵、枝繁葉茂。從汽車涂裝廠到綠色工廠,30%的綠化面積不僅是視覺上的詩意享受,更是長虹智能對“綠水青山”的量化踐行。
據介紹,從改建之初,長虹智能就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每一處細節,工廠內外環境和廠房布局均按照國家節能設計規范精心設計,實現工業生產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除長虹智能外,工業美與自然韻律的邂逅也在其他綠色工廠得到彰顯。中天伯樂達持續加大屋頂光伏綠色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升可再生資源利用率,“國家級綠色工廠”名片越來越靚;圣泰閥門新上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高壓閥門綠色智能制造項目,將抽象工業數據演變成可知可感的藝術;蘇北光纜著眼于環境友好型公司建設,走出一條以“理念、機制、管理、技術”四輪驅動的綠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