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浩瀚無邊的宇宙,自古便吸引著中國人將其探索。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將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由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的神舟十八號乘組,將在軌駐留6個月。在軌期間,神十八乘組還將實施六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3次出艙活動,航天員乘組將通過出艙活動,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碎片防護加固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
神舟振奮民族精神。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空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一代代航天人不懈奮斗的事業(yè)。從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到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實施宇航員空間出艙活動;再到神舟十三號的“太空出差三人組”創(chuàng)下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最長紀錄。這次神十八乘組在軌期間將利用艙內科學實驗機柜和艙外載荷,在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y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開展90余項實驗。這一次次取得新成就的背后,正是一代代航天人“九死未悔、上下求索”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中國航天事業(yè)今日的輝煌。
航天助力強國基業(y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建造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xiàn)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zhàn)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中華民族歷來就是敢于筑夢、勤于追夢、善于圓夢的民族,探索是中華民族最為鮮明的稟賦。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基礎與組成。
探索造福人類命運共同體。放眼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發(fā)展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中國發(fā)展航天事業(yè),不僅是自身經濟建設、科技發(fā)展、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要,也體現(xiàn)了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與胸懷。中國拓展航天技術和產品全球公共服務,積極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推動航天事業(yè)造福整個人類,是“三為三謀”的真實映照。
神舟再揚帆,點燃拼搏激情與力量。加油,神十八乘組的航天英雄,全國人民期待你們奏響新的航天樂章,把中國故事寫進星辰大海!萬里征程再起航,意氣風發(fā)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開辟更廣闊的銀河,創(chuàng)造更絢麗的輝煌,讓我們闊步前行,以今天的奮斗成就明天的榮光。(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