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任紅娟
- 時間:2025-07-04 21:16:26
7月4日下午,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莫礪鋒攜新書《陸游十講》在江蘇書展與讀者見面。“這已經是我在書展的第五場活動了。”開場時,莫礪鋒笑著說。談過千年文脈與萬里長江,分享了《詩意人生》,聊過白居易,還在線上直播講唐詩,這一場,莫礪鋒談的是自己一直崇拜和研究的陸放翁。通過詩句,我們可以一窺這位千古風流人物的多面人生。
鐵馬冰河的壯志豪情
陸游是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出生于國家危難關頭,一生都在為抗金復國的事業吶喊。梁啟超曾對陸游有一句很高的評價“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說陸游的十首詩中有九首是寫抗金復國主題的,夸他是從古到今的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愛國主義精神,之前有人覺得好像說得太多,說得太重復,沒有什么新意,但我始終覺得,我們對這個話題就是要大講特講,要一直講下去,因為這確實非常重要。”莫礪鋒談到,中華民族歷史上曾很多次遭到外族入侵的威脅,其中,靖康之變、宋室南渡對整個宋王朝、整個漢民族來說都是一次奇恥大辱,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必須要抵抗,最重要的就是要收復失地,陸游在此時的高聲吶喊值得人敬佩。
“我的無錫老鄉和前輩、大學者錢鐘書先生有一個觀點,他說陸游寫愛國抗敵的詩有官腔,我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陸游的愛國主題詩歌絕不是官腔,因為當時朝廷掌權的人是主和的,他寫抗金的詩其實是冒著風險的,后來在朝廷遭到排斥、被貶官也都與此有關,他代表的其實是愛國軍民、受難同胞的心聲。”
在莫礪鋒看來,能把愛國主題詩歌在思想性、藝術性上提高到如此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終生矢志不渝為之歌頌,陸游是歷史上第一人。如《金錯刀行》中寫“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千年史策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在詩中希望用建功立業、收復故土的功績,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留下英名,還談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堅忍和力量,呼吁所有人一起實現這項偉大的事業。
回到家鄉紹興,成為一個老農,陸游仍然不忘復國初心。《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里寫“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示兒》中寫“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表明自己至死不忘,復國的理想已經融入他的生命中。“陸游的愛國詩歌,盡管我們讀過千百次,講過千百次,還在讀,還在講,他將永遠鼓勵我們中華民族為了祖國而勇敢地走上戰場,保家衛國。”莫礪鋒說。
沈園柳老的眷戀遺憾
在慷慨激昂之外,陸游的詩也有婉轉低回的另一面。“沈園”是陸游記錄自己的愛情悲劇時常出現的一個地名,其中緣由是什么?莫礪鋒跟現場讀者分享,陸游的第一任妻子姓唐,夫妻倆原本十分恩愛,但陸游的母親不喜歡這個兒媳婦,陸游與唐氏因此被迫離婚。之后陸游奉父母之命娶了第二任妻子王氏,兩人一起平靜地生活了五十多年,但“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離婚后,陸游在沈園見過唐氏一面,當時唐氏已嫁作他人婦,過了幾年就郁郁而終。75歲時,陸游寫下《沈園二首》,“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在唐氏去世四十年后,陸游想起當初沈園那次短暫的相見,依然為之傷心落淚。清末民初的文學家陳衍如此評論這兩首絕句:“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
《沈園二首》的真實性基本無人質疑,但圍繞著陸游題寫在沈園墻壁上的另一首詞《釵頭鳳》,多年來卻有很多誤解。“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后人根據詞中幾處細節,認為這首詞不是寫給唐氏的,因為與陸游當時的真實生活情況不符。南宋的首都是杭州,而沈園在紹興,怎么會有“宮墻”呢?莫礪鋒解釋,南宋時,宋高宗為躲避金兵鐵騎,有一兩年曾帶著整個朝廷住在紹興,也在那里建了行宮,因此寫“宮墻”符合史實。
又有人認為,“紅酥手”一詞比較輕浮、不莊重,不像是形容妻子的詞。莫礪鋒反駁這種說法:“其實唐氏是二十多歲的美麗姑娘,有一雙膚色紅潤的手很合理,用‘紅酥手’形容有什么不可以呢?甚至有人說‘紅酥手’是一道菜,是燒爛的豬蹄,非常荒謬和煞風景。只是為了挖空心思證明這首詞不是為唐氏寫的,我認為這些說法都是不成立的。”
活動末尾,莫礪鋒強調:“讀詩除了參考學者的研究之外,也要看廣大讀者的態度。”他以學者王兆鵬的《唐詩排行榜》《宋詞排行榜》兩本書為依據,這兩本書根據五個參數給唐詩宋詞排序,其中參數有:這首詩幾次被選入選本、后代研究論文有多少、互聯網上討論數量多少,以及后代追和的詩詞數量有多少。“在這個排行榜里,《釵頭鳳》高居第八。說實在話,這首詞的整體藝術水準最多排到五六十位,但讀者的擁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陸游的這首詞甚至高于晏幾道、秦觀和周邦彥這三位最擅長寫愛情詩的詞人作品。排行榜結果有力地表明了廣大讀者的選擇,廣大讀者愿意相信這首詞是陸游寫給唐氏的。”
最后,莫礪鋒談到了新書出版的來由和展望:“2005年,中國陸游研究會成立,如今正好20年了,從成立那年開始我就是會長,如今我想用這本小書向陸游誕辰900周年獻禮。衷心希望廣大讀者喜歡這本書,也希望廣大讀者一如既往關愛我,發現有不準確的地方就向我提出來,這有利于我的改進。”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姜斯佳/文 馬晶晶/攝
(部分圖片由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