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南京審計大學2025屆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現場,學校給每位留學畢業生贈送了英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并希望他們深入理解中國發展理念,為世界良治貢獻中國智慧。
2023年7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的留學生回信,鼓勵他們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兩年時間里,這封重要回信在南審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留學生、南審師生,以及留學生、廣大青年等群體中引發強烈反響。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受到鼓舞來到中國、來到南審,與中國同行加強交流、互學互鑒,通過審計這個窗口了解中國、讀懂中國,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鳳凰書架 顧煒攝
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深邃思想到《符號中國》的靈動之美,從《長城》紀錄片的壯闊史詩到《南京傳》的千年文脈……在南京審計大學留學生院里,浸潤著書香的立體閱讀空間鳳凰書架,為外國朋友了解真實、生動、全面的中國提供了一扇重要窗口。2025年3月28日,南京審計大學鳳凰書架正式揭牌,這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全球首個以國際留學生為核心服務對象的書架。
來自馬拉維的留學生亓樂
來自馬拉維的留學生亓樂印象最深的書籍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這本書加深了我對中國的理解。”亓樂說,書中有多個主題,其中之一就是生態。亓樂的研究方向是馬拉維內部審計在環境可持續性與治理中的作用,這本書對她的研究很有幫助。
來自加納的留學生唐蘇
來自加納的留學生唐蘇通過閱讀,拓展了自己對審計的深入了解。“公權為民,而不是中飽私囊,這就是我們作為審計人員的職責。”
來自坦桑尼亞的留學生安寧
安寧是坦桑尼亞人,她說,想推薦家人朋友來中國學習,從課堂、實踐、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學習,從而有所收獲。
亓樂、唐蘇、安寧都是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的留學生。兩年前,包括他們在內的來自23個國家的34名留學生來到南審,開啟中國審計求學之旅。如今,他們順利畢業,即將帶著中國審計經驗走向遠方。
文化傳播不僅是文字的傳遞,更是情感的共鳴。亓樂說,閱讀書籍讓她深化了對中華民族的理解,也更能體會中國人的優秀。“在我來中國之前,我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希望回國后成為一名更優秀的審計人員,在可能的地方做出一些改變。”
習近平主席的回信讓唐蘇感到振奮,“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是外交使者,是中國與各國之間的紐帶,因為我們理解中國,也親眼見證了中國的發展。”
對于安寧來說,中國人愛好和平,中國的安全性也很高。“作為一名審計師,我會運用在這里學到的知識,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安寧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友誼使者,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2016年起,南京審計大學已為70多個國家培養362名審計人才,其中283名學員已經順利畢業,1人成為副審計長,近20人晉升為各國司局級干部。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于露 龍秋利/文 顧聞/攝 于茜同/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