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州會比加州受到的影響更大。”
連日來,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多次在公開場合就關稅問題發聲,加州也成為美國首個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發起挑戰的州政府。
面對揮舞的關稅“大棒”,加州沒有選擇沉默,而是選擇起訴特朗普,向聯邦政府“宣戰”,叫板白宮,一戰到底。
紐森何以如此強硬?這究竟是加州經濟受損后的被迫反擊,還是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的博弈?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加文·紐森(圖源:央視新聞)
數據全面下跌,加州“傷不起”
加州是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第一大州,也是美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州。
根據加州州長辦公室發布的數據,該州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為3.9萬億美元,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是加州三大出口目的地,占2024年該州1830億美元出口商品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據紐森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如果作為一個單獨“經濟體”計算,加州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中國和德國,甚至超越了日本。
正是因為其特殊的經濟地位,所以在關稅戰中,加州受到的影響必然也是最大的。
紐森算了一筆“經濟賬”:美國進口的所有貨物中,40%經由加州的港口入境。最新數據顯示,加州的貨物量已經下降了35%。此外,游客數量也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了。
既是經濟訴求,也是政治博弈
“加州地處美國西海岸,地理位置優越,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高度依賴進口。在我看來,‘經濟訴求’是紐森向特朗普發起挑戰的直接驅動因素。”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文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但深層次原因在于美國兩黨的政治博弈。
周文星進一步解釋道,紐森來自民主黨,而特朗普代表的是共和黨,兩黨在社會議題、氣候變化、外交政策等等方面本就存在分歧,最終導致了這種“政治極化”的局面。
而從個人層面上來看,紐森與特朗普的分歧由來已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圖源:新華社)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2017-2021)內,紐森有三年的州長任期與之重合,兩人在多個領域上持不同意見。
紐森宣誓就任的當天,就對特朗普進行了抨擊,宣布計劃大規模擴大加州的醫保政策,以覆蓋年輕非法移民,并要求加州所有居民都要購買健康保險。
尤其在氣候問題上,兩人一直“背道而馳”。今年1月份,加州山火肆虐之際,特朗普多次批評紐森應對不力,直指加州缺水是州長的錯、州政府的錯,要求紐森辭職。紐森則否定了特朗普的說辭,希望他不要將山火政治化。
“表面上兩人是在為加州山火的處置爭論,實際上則體現出兩者執政風格與理念上的不同。”周文星表示,加州一直以來都在尋求“獨立”,尤其是當聯邦政府是由特朗普這種保守派、孤立派、交易派的重商主義者來領導的情況下,它更想要“脫離”控制。
加州“起義”是否會引發連鎖效應?
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美國政府肆意濫用關稅手段,對全球貿易伙伴征收額外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強烈不滿,以及金融市場大幅動蕩。
當地時間4月16日,紐森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責后者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這是美國首個對特朗普關稅“大棒”發起挑戰的州政府。
加州此舉是否可能引發其他州效仿,進而重塑美國聯邦與地方的權力關系?
周文星認為,和加州同樣處于沿海地帶且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州,例如華盛頓州、紐約州、新澤西州等,可能因為經貿利益受損而追隨加州;而處于中部的內向型經濟州則更容易傾向于特朗普的政策。
加州發出“第一聲槍響”后,當地時間4月23日,美國又有12個州組成聯盟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他們分別是——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和佛蒙特州。
加州:繼續對中國“敞開貿易大門”
當地時間5月2日,紐森再次公開表態,加州將繼續對中國“敞開貿易大門”。
紐森說,加州一直是中國“穩定的貿易伙伴”。雙方簽署了一系列省州、地縣和城市間的合作備忘錄。
回望紐森2023年的中國之行,開啟了美中地方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加州與廣東簽署了深化綠色發展合作諒解備忘錄,與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簽署了關于加強低碳發展和綠色轉型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江蘇簽署了《關于加強氣候與環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短期來看,紐森對華的友好態度將使得加州成為中美關系的‘緩沖區’,削弱聯邦層面全面脫鉤的風險。”不過,這種影響在周文星看來,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受限于美國聯邦制的架構,外交權和貿易權皆歸屬于聯邦政府,很難取得實質性突破。”
在中美關系的關鍵時刻,加州等地方政府的“緩沖”作用不容忽視。雖然難以改變聯邦政策走向,但這些“自下而上”的合作嘗試,正在為兩國關系注入一絲穩定性。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龍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