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于露/文 顧聞/攝)春節將至,“冰雪熱”不斷升溫。除了冰雪運動,登山、跳傘、騎行等戶外運動項目也十分火爆,掀起新的消費熱潮。如何持續擴容“戶外熱”,拓展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體育學院教務處處長王凱帶來了相關建議。
△王凱委員
“‘戶外+’的新模式、新業態大量涌現,消費產品也日趨多樣化,戶外運動對體育產業的帶動作用更加凸顯。”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騎行、垂釣的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102.3%、29.6%;滑翔傘、沖浪、帆船的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65.8%、24.6%、8.7%,體現出了較好的發展態勢和消費帶動潛力。
面向市場需求,王凱發現江蘇各座城市自然資源優勢不同,在戶外運動方面有較好的基礎。但目前戶外旅游目的地較散,總體知名度不高,沒有形成集群發展、品牌效應。
“集群發展在產業領域比較普遍,像是連云港的醫藥產業、常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彼ㄗh,充分梳理江蘇省域山水湖林海等自然資源,結合各地已有基礎,因地制宜、特色布局,有節奏構建戶外運動項目群,打造戶外運動區域、國家乃至國際參與目的地,提升江蘇戶外運動產業品牌和競爭力。
比如連云港發展海上體育運動產業集群;蘇州太湖灣發展水上、航空、騎行等項目集群;昆山、太倉在現有自行車生產的基礎上向上下游拓展完善產業鏈,形成自行車運動產業集群;泰興興化在釣魚產品生產的基礎上向賽事、服務、體育協會總會等綜合功能拓展,形成釣魚產業集群等。
“從產業內部來看,形成集群發展可以從生產制造單一環節,帶動賽事服務、體育競技、賽事營銷等上下游品牌的拓展,同時也會很好地帶動區域內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關聯產業的集聚。此外,也能打開區域知名度,更好吸引有需求的人群來這里集聚?!蓖鮿P期待,將戶外運動打造成為江蘇的優勢產業,增強江蘇省戶外運動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推動江蘇戶外運動產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