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一直以來,工行無錫分行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以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堅守本源、服務大局、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發力點,加強與工信、科技等政府部門的溝通協作,扎實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大走訪”“千園萬企”“百群百鏈”等專項活動,為無錫制造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超830億元,較年初凈增超40億元。近期,在無錫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暨2025年工作推進會議”上,該行榮獲“服務地方發展優秀金融單位”稱號。
授綠向新:助力傳統企業環保智造升級
作為民族工商業發源地,無錫歷來就是制造業重鎮,大量傳統制造企業亟待轉型升級。某棉紡織企業是無錫紡織領域的龍頭企業,其傳統的粗紗、細紗落紗都采用人工落紗方式,隨著用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上紡織行業24小時連續運行的生產特點,用工瓶頸問題日益凸顯。面對企業對綠色轉型加速、智能化升級迫切需求,工行無錫分行組建專項團隊深入調研,順利通過企業“年產2900噸生態紡織品生產線擴建項目”1.2億元項目貸款審批,專項用于智能化生產車間建設、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升級及擴建紡紗設備全流程生產線。
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提升了傳統紡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幫助其實現做大、做強、做精差別化纖維的戰略目標,更是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幫助企業開發更高檔次、高附加值的高品質產品,從而加快產品結構的轉型,重塑競爭優勢。同時,這一合作也是該行在綠色低碳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對于整個紡織行業綠色轉型升級的一次積極探索。未來,該行將持續為全市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輸血補氣”,助力“無錫制造”向“無錫智造”大步邁進。
打通堵點:用“算法決策”提升貸款效率
“過去貸款,要打印多家銀行的流水證明,非常麻煩。現在,只要通過手機授權就能生成全量資金報告。”日前,錫城某新能源企業負責人通過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完成了授信申請。工行無錫分行成功向該客戶投放了普惠經營快貸。
據了解,傳統信貸模式下,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需要提供大量銀行流水證明,銀行需要逐筆核對才能分析出客戶資金流情況,對審查人的審查分析能力要求較高且耗時較長,嚴重影響貸款審批和放款效率。自去年10月接入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后,該行充分發揮科技金融優勢,化解廣大中小微企業融資痛點,完成了從“經驗判斷”到“算法決策”的貸款審批升級提速。此外,該行還不斷擴大手機銀行、工銀興農通等線上服務渠道,通過場景和數據的融合,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
聚焦重點:精準布局支撐產業強市
近年來,無錫制造業整體發展勢頭強勁,表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無錫市也提出了“到2025年末,四個地標產業集群和六個優勢產業集群營收要爭取達到2.6萬億元,五個未來產業營收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長”的戰略發展目標。為此,工行無錫分行在重大項目支持和重點客群服務方面持續發力,一方面,深入挖掘資產類項目潛力,圍繞各級重大項目庫,組建專業團隊進行細致剖析,根據產業特點、建設周期和資金需求,量身定制全面且精準的服務方案,為項目提供從啟動到運營的全流程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圍繞無錫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進行布局,不斷深化與在錫央國企和“465”產業優質客群的聯動合作,通過投貸聯動、行司聯動等創新方式,滿足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積極助力企業成長。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超600億元,較年初凈增超60億元;獲批項目貸款超110億元,同比增加超25億元。
下階段,工行無錫分行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決扛起服務實體經濟主責主業,持續把做好制造業金融服務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聚焦傳統產業升級、中小企業培育等重點領域,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做細做實制造業服務,為無錫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貢獻工行力量。(錫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