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十二地市 > 徐州 > 專題 > 正文
“追新逐綠 解鎖徐州高質量發展密碼”系列報道 ③ 丨幸福可期! 民生實事托起徐州百姓“穩穩的幸福”

鮮亮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


養老更貼心、入學享優教、兜底有保障、生活更便民……近年來,徐州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不遺余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項項具體又實實在在的利民舉措,一筆筆民生支出的持續增長,讓老百姓的“幸福”看得見、感得到、摸得著。在徐州,一幅幅民生愿景正逐步變為幸福實景,溫暖著每一位市民的心田。


老舊小區改出“高顏值”,點亮“宜居夢”


每逢周末,在鼓樓區環城街道萬隆公寓睦鄰友好客廳,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來這里翻閱書籍,補充課外知識能量。


改造后的萬隆公寓 鼓樓區委宣傳部供圖


萬隆公寓是于去年11月份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現有住宅樓7棟、居民441戶,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環城街道蘇電社區黨委書記李倩介紹,在該小區的改造過程中,施工隊高質量鋪設了管網,新建了兒童樂園和老年活動中心,小區居住環境大為改善,成為鼓樓區全力服務民生事業發展的一個典范。


“健身器材擱家門口多好,出門就能鍛煉,既安全又方便。”在云龍區彭城街道興隆社區建國小區,正在健身的劉大爺開心地分享著小區改造后的種種變化。


2023年,有著三四十年房齡的建國小區一、二期被列入云龍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目前已全部完工。被“藏”到地下的網線、鋪滿瀝青的道路、樓梯間增加的木扶手、整齊劃一的停車位、造型別致的路燈……每一處改造后的角落都煥發新生。


居民小區是城市的最小單元,是人民群眾感受幸福生活和公共服務質效的“神經末梢”。


近年來,徐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重要內容。翻開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一串亮眼的數據振奮人心:2020年至2023年年底,徐州先后投入資金36億元改造老舊小區668個,涉及房屋5115棟,惠及居民172076戶。


值得期待的是,2024年主城區計劃改造的老舊小區中,很多小區位于彭城歷史文脈城市更新項目周邊,在助推省級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建設的同時,還將把歷史文化元素植入老舊小區、融入城市街區、延續城市文脈。


守護“舌尖幸福”,讓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解決好“做飯愁、吃飯難”問題,是關系到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關鍵所在。


在豐縣華山鎮中胡樓村“幸福小院”,每天上午10點多鐘,小院便開啟歡聲笑語模式,雖不到開飯時間,但老人們都會提前來到小院,在精心布置的娛樂室內下象棋、聊家常,談笑風生,更有老人在舒適的按摩椅上按摩放松,勾勒出一幅溫馨和諧的新農村畫卷。



豐縣胡樓村老人在幸福小院里就餐 豐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都是過來吃午飯的,飯前沒事干,大家先娛樂娛樂。”今年86歲的李蘭貞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自今年7月起,“幸福小院”正式向村民們敞開,她便成了這里的常客。“小院一天兩餐,早餐加午餐,每人才6塊錢,既實惠又美味!”


走進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龍湖街道新運行不久的居家養老中心“樂齡餐廳”,房間各處窗明幾凈,桌椅干凈整潔,30平方米的空間設有20個餐位。上午11時,已有20余名老人入座等待開餐。記者在打菜區看到,獅子頭、地三鮮、紅燒豆腐、綠豆芽炒肉絲……菜品豐富,搭配合理,60歲以上老人用餐僅需5元錢。


為了讓老人在家中也可安享幸福晚年,新沂市新安街道打造了一個“虛擬養老院”,通過“信息服務+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平臺,為轄區內的老人提供護理、家政、就醫、送餐等多類個性化服務,實現“云端”陪伴新模式。


新沂市還打破了鄉鎮敬老院“一鎮一院”“鎮辦鎮管”模式,對原有20所農村敬老院重新規劃,共整合建成7所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覆蓋周邊2—3個鎮,實現資源共享。改革后,該市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提升至50%以上,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向社會老人開放,7所中心總體入住率達到71%。


經開區東山老年康復護理院已順利竣工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部供圖


目前,徐州2013個行政村中建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391個,全市560家老年助餐點中農村地區助餐點達到218個,形成縱向輻射帶動、橫向相互補充的養老保障網。


今年年初,徐州將示范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護理員培訓、適老化改造等5項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以深化醫養融合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提質增效。


學校每年“上新”,筑起優教之路


“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朝夕”之間決定著家庭的幸福指數。


“出門幾分鐘就到了兒子就讀的云飛小學,環境好、老師認真負責,‘小飛俠’特色課程滿足了孩子多元化發展的需求,我們特別滿意。”家住云龍桂花園小區的朱先生所說的云飛小學,是徐州2022年城建重點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該校去年9月迎來首批一年級新生,極大緩解了大郭莊周邊居民上學難壓力。


云龍區多所學校開展特色課程 云龍區委宣傳部供圖


學校每年“上新”,是徐州教育在為民辦實事方面的一大舉措。2024年秋季新學期伊始,新城區高級中學(徐州三中新校區)、邳州市明德實驗高級中學新校區、徐州市九里中學新校區等紛紛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教育資源緊張的問題。


為持續提升教育教學的覆蓋面和質量,今年徐州計劃實施新(改、擴)建中小學45所,其中列入為民辦實事普通高中建設項目10所。


今年暑假,報名參加經開區東環街道未成年人暑假系列活動的四年級學生尤梓涵過得格外忙碌。上愛心暑托班、參加主題研學、聽志愿者講VR小知識、了解非遺傳承……多種多樣的活動,將尤梓涵日程表安排得滿滿當當。“暑假活動豐富精彩,我和小伙伴們不僅能一起玩,還能學到好多知識,暑假過得非常開心。”尤梓涵說。


針對假期托育服務需要,經開區積極探索建立更多更好的服務模式,推進“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的美好轉變。


打造便民生活圈,織就百姓幸福網


一座城市,只有持續不斷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一排排整齊的攤位,琳瑯滿目的瓜果蔬菜,品種豐富的糧油食品……在新沂市城南臧圩東路農貿市場,這里相比于傳統的農貿市場,不但購物環境升級了,而且商品種類齊全,業態豐富,除了“菜籃子”采購,還可以吃早餐、理發、修補衣服等。


“自從這個農貿市場建好后,從家步行5分鐘就能到這兒,很方便,我們買得放心,吃得也舒心。”家住新安街道新南村的吳女士高興地說。


新沂市著力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因地制宜、統籌建設便民生活設施,在政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讓幸福生活觸手可及、清晰可見。


“15分鐘醫保服務圈”是“十四五”醫保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徐州持續推動“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在原有1個市級、7個縣(市)區級醫保服務大廳基礎上,高質量建成275個鄉鎮(街道)醫保公共服務站,2826個村(社區)醫保公共服務點,實現市、縣、鎮、村醫保公共服務全覆蓋,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無差別、有溫度、便捷高效、統一規范的醫保服務。


為持續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徐州每年拿出可用財力的八成用于民生建設,每年實施一批強功能、補短板工程。地鐵三條線路已經并網運行,高架快速路成環成網,改造棚戶區和城中村超過8000萬平方米,建成開放式園林綠地240個,治理易澇積水點125個……


泉山區花語路口袋公園 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幅飽蘸民生溫度的幸福畫卷,正在徐州漸次宕開……這座城市正以它獨有的方式講述著民生服務的故事,讓每一個生活在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與溫暖。

通訊員 陸金玉 曹斌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常毅 邢志剛 張曉培 馬壯壯/文 鄭陽/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